查看原文
其他

亮话 | 宫曳雪:用“含蓄”的灯光设计展现中国园林的意境美

宫曳雪 云知光 2022-07-28


广告







“含蓄”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核心,我们的灯光配置如果想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美,那就需要运用灯光去体现内敛、包容和克制的感觉。


栏目|云知光-亮话

作者|宫曳雪

编辑|向芳红、粥粥

图片来源|网络



  

宫曳雪

宫雪T型成长训练营创始人



艺术形式不同,审美却相融相通


宋代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最高峰,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最好的理论。就比如说宋徽宗其实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,他的瑞鹤图里面的鹤,并不是平铺的,只是在一个非常均衡的构图上面出现,让你感觉这个画面看起来非常舒服。


▲瑞鹤图


然后同时从色彩角度来说,画里面用的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蓝。这种蓝是一种蓝绿色,而且这个蓝不像我们常规认为的写实的天空蓝,而是把天空的颜色抽象为一种颜色,这种颜色非常的调和,不是那种大红大绿的。它起码是三种颜色以上进行的调和。


我们再看画面不跳,突出的只是建筑,虽然建筑下面的这些颜色已经剥落了,但是画整体都是暗沉的,给人非常质朴的感觉,然后突出这种调和的颜色,就会感觉非常地高级。


这种高级感其实就是艺术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这看起来似乎和灯光没什么关系,但其实美是相通的。


我们再看北宋绘画大师郭熙的《早春图》。这幅画的精妙之处并不在细节——这个树有多雄壮、树画得有多逼真等等。它重在一种气韵,整个山体走向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,而恰到好处的留白则让你感觉云层升腾欲飞之势。


▲《早春图》


郭熙把山川地貌这种巨大的空间微缩到一幅小小的画里,这就是这幅画非常厉害的地方。他并没有注重某一个细节的写实,而是利用留白,使你体会到空间的深远不尽,整座山川壮美、雄浑气韵,意境开阔其实,这联系到我们的灯光设计也是一样的。 



在克制的灯光里,遇见中国园林意境美


园林艺术其实是越自然越美,越自然越好。所以,我们的园林设计若想体现中国的美、中国的意境,就要做减法。


做减法怎么能做到位?其实是非常难的,越简单越难做。我们的要求就是能够放弃奢华、绚丽斑斓的外衣,彰显内在细腻恬淡,儒雅理性的艺术风格。


从宋朝开始,我们的艺术、审美其实是克制的美,它是理性的,不是张扬的、浮夸的、随意的美。就比如苏州园林,有的你是看不到那种特别大的张扬的宅院大门,相反很低调地隐藏在小巷里的。你从小巷里看到原来里头藏着一片天地。


▲苏州园林一角


例如网师园夜景,它曾经被苏州评为最值得去的一个夜游园子,就是因为它的夜景打造得比较成功。网师园体现了这种克制的美,因为它只打亮了这个核心的建筑,让人感受到明代文震亨《长物志》里描写的文人生活情趣,晚饭后,家人聚在一起坐在亭台楼阁内或水边游廊里悠然自得的听着小曲。


▲网师园


网师园的灯光设计把整个庭院打造得很有意境,比如一树三影。这其实就是我们做园林的宗旨,主要是凸显生活意趣。把核心的几个建筑打亮了,然后把其它都暗化了,把水面凸显出来,于是这些核心意境体现出来了。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克制的美。


▲网师园夜景


简言之,中国园林艺术的核心就是一个字“藏”,一定要藏在我们的大自然中,仿佛这些建筑是与大自然相伴而生的,这就是中国审美体系所反映的“含蓄之美” ,这种“含蓄”一定是内敛、包容、克制的。因此,中国园林艺术要营造意境美,在灯光设计上需要尽量去体现这种“含蓄”的感觉。


(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云知光立场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平台处理。)


因篇幅所限,精彩内容未能尽述,欢迎扫码回看:

    

      往期直播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扫码入群,实时交流



光芒 | 欧能照明:创新驱动发展 品牌引领未来

组织照明效果验收,效果是以数据为准,还是以眼睛为准?

亮话 | 程天汇:数字化时代照明设计趋势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